總得票
2020年7月,全國愛(ài)國衛生運動(dòng)委員會(huì )重新確認塘頭鎮為2020年國家衛生鄉鎮(縣城)。
2014年7月,塘頭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(diǎn)鎮。
一、歷史悠久據歷史記載塘頭在唐代為洋川縣,武德二年(619年)改屬義州;貞觀(guān)四年(630年)改屬貴州為樂(lè )源縣;明洪武十年(1337年)置苗民司,屬思南宣慰司;永樂(lè )十一年(1413年)改屬石阡府;民國三年(1914年),印江、沿河、務(wù)川、德江、鳳泉、石阡等縣互拔插花地,塘頭由石阡拔入思南;解放后(1950年2月)塘頭成立區公所,1992年底建鎮并鄉撤區后建為塘頭鎮。塘頭鎮位于思南縣城西南部,距思南縣城31公里。地跨東經(jīng)108°6′_108°16′,北緯27°41′_27°48′之間,東西長(cháng)16.8公里,南北寬12.4公里,總面積109.8平方千米,東與興隆土家族苗族鄉相連,南同板橋苗族鄉共界,西和三道水土家族鄉接壤,北與思林土家族苗族鄉隔河相望,轄34個(gè)村民委員會(huì ),3個(gè)居民委員會(huì ),共計277個(gè)村民小組。地貌——黔東小盆地鎮域內屬烏江中南溫夏旱低崗平壩地區,多屬溶蝕及侵蝕堆積平壩地區。地貌組合以溶蝕堆積階地平壩和壟崗谷地為主,西高東低,四面環(huán)山,中間地勢平坦,是一個(gè)高原地帶的小盆地,平均海拔600米左右。龍底江自東向西迂回向東北穿鎮而過(guò),在兩江口處注入烏江,沿河兩岸的芭蕉、堯民、唐喬、仁和均為壩區,海拔在400米左右。二、自然資源豐富(一)土壤根據1980年土壤普查測定,本鎮土壤主要為淋溶黃色石灰土,黃泥土、大泥土、大眼泥土、巖泥等,共分5個(gè)大類(lèi)9個(gè)亞類(lèi)12個(gè)土種。土壤酸堿度的PH值在6.0至8.0之間。礦產(chǎn)資源塘頭境內主要礦產(chǎn)資源有銅礦,分布在官渡河,仡佬壩等地,煤礦分布在青杠壩、兩河口,官渡河、仁和場(chǎng)、平壩等地,根據勘測量在82.3萬(wàn)噸;鐵礦主要分布在桃山、青杠壩等地,藏量4萬(wàn)噸左右。水資源塘頭鎮水資源主要有龍底江和其支流小溪河,其次是山泉。龍底江在鎮境內流段15公里,一般枯水流量每秒7立方米,可供沿河兩岸農田提水灌溉。小溪河流經(jīng)境內4.5公里,枯水流量為每秒1立方米。另外,東有龍井溝水庫,設計容量37萬(wàn)立方米,西有巖門(mén)水庫,蓄水量325萬(wàn)立方米。有山塘16口,合計蓄水量41600立方米。(二)氣候條件塘頭鎮屬中亞熱帶季風(fēng)濕潤型氣候,具有水熱同季,溫濕共節,夏季較熱,冬季較冷,夏季天氣較長(cháng),冬季較短的特點(diǎn)。年平均溫度為17.5℃,極端最高溫度為39.85℃,極端最低溫度為-5.25℃。最熱天氣出現在七、八兩個(gè)月之間,月平均氣溫在27.95℃,欍最冷氣溫在11月至次年. 塘頭鎮特產(chǎn)與美食思南斗笠
思南斗笠思南斗笠有棕絲斗笠與紙斗笠兩種,以棕絲斗笠最為著(zhù)名,主要產(chǎn)地為塘頭鎮。其制作工藝流程為:首先將慈竹削片成竹篾,再將竹篾分成細絲,圍繞框架編織。棕絲斗笠直徑一般為65厘米,篾絲分上下兩層,在中間
思南塘頭斗笠斗笠,也叫篾帽,分為黃篾編織與青篾編織兩種,有遮雨的(大而厚),遮太陽(yáng)的(大而薄),和戴著(zhù)玩耍的(小而厚并編花織草)的三種。戴斗笠做事方便,靈巧,不像傘要手拿,絆這絆那……從前編織斗笠的人也叫篾匠,排
總得票
張家界周邊旅游城市排名前十
2023-06-06周口十大強鎮排名
2023-03-28世界上機場(chǎng)最多的城市排行榜
2022-09-17綏芬河十大強鎮排名
2023-03-16中國十大大美之城排行榜
2022-11-23